目前,各种官方数据库、人工智能已经被各路西方或西化派专家学者的“大作”污染,影响了西史辨伪工作的开展。前两天有群友用ChatGPT测试“肉桂”相关的问题,得到了南亚、东南亚诸语言中,“肉桂”一词大多意为“来自中国的木”的成果,但同时也暴露出两个问题:
①《汉书》成书于东汉初年。别说《汉书》,这句话不见于任何古籍。不知道是被哪位专家学者的大作污染了数据库。

②聊着聊着忽然抽风,开始扯词根chini意思是糖不是中国,被指正后才改口。不知道又是哪位专家学者的大作污染了数据库。



有鉴于此,我所在的西史辨伪小组决定建立自己的数据库,以及研究一下自动文字识别、翻译、校对、整理等技术。所以我在这里招募程序员志愿者加入我们。期待你的加入。